产品家沙龙:互联网公司进军海外必备干货

类别:技术中心 | 发布时间:2012-7-25 15:17:17 | 网迅科技  |  阅读次数: 

微云CBO 张礼镜

本土化很重要。在中国做手机游戏,需要适配很多手机。但在韩国只要做一个牌子的就可以了,三星。基本上SK占整个韩国85%的手机用户量,收入在90%以上,手机都是它发出去的,基本都是三星。后来我到小餐馆、小酒店,包括去看保洁员,他们用的手机真都是三星。这比国内的条件要简单很多。韩国的二维码特别流行,它的广告形式特别多。比如出租车上屏幕就会有二维码广告,手机拍摄很快就可以很把游戏下载下来。

相对于手机商,韩国的运营商更强势。因为在韩国,运营商控制的地位比中国还要厉害。SK可以去三星集体采购很多手机补贴给用户,最主要是它控制了所有的线下销售渠道,在整个大韩民国有两万多家。

网秦董事长兼联席CEO林宇

中国企业要去全球有两个前提,首先这个产品应该具备可以全球化的基础,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全 球化,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。安全服务为什么可以全球化,因为大家都会丢手机、感染病毒、要保护隐私、保护数据。第二个前提是要去了解当地的市场,比如说智 能手机用户如何,是开放的市场还是运营商控制的市场,哪些渠道最有效,当地的文化和法律有什么特殊。行军地图要非常清晰。

一定要打造一个当地的团队。这跟公司的规模有关,不是一概而论。网秦做这件事情花了6、7年的时间,从最早海外没团队、没办公室开始,逐渐去做这件事情。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,尤其在初期,伙伴一定可以降低你的成本和风险。你想做中国第一、亚洲第一、还是全球第一,你的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不一样的,你的合作伙伴决定你能做多大。

你要有全球化运营服务的平台,尤其是互联网。产品、运营、客服、售后支持等等,方方面米。互联网不是一锤子买卖,如果一个镜子买回家就可以了,但互联网是一个持续的服务。最后一点是全球化的品牌,很难。

七年前网秦的安全服务只是针对个人,比如手机丢失、隐私泄露、数据备份恢复。然后慢慢延伸到家庭和企业。以前2、3岁的孩子是不上网的,但是现在都在iPad上。在美国我们有一个产品叫“家庭保护”,比如说小孩放了学他会去黑人区,有没有毒贩子会不会让他吸毒。这些是根据我们在美国市场上收到的反馈去定制的,一定要深刻的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,定义好路线图。

视野半径是个重要的东西。在硅谷,任何一个创新团队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全球性的,哪怕这个公司有三 五个人,他也要分谁是亚太区总裁,谁是欧美区总裁。从开始的第一天,这个世界就是属于美国人民的,这是经济学上的视野半径。在一个县城或者一个省会城市, 和在北京、东京、伦敦、纽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,这个视野半径决定了你对这个公司未来的构想,也决定了你这个公司将来有可能走多远。这就是基因,创业第一天 就种下了。

如果你跟一个大品牌站在一起,你将来也会成为一个大品牌。这些大品牌企业都有很强的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的能力,你跟他合作要谈很长的时间,他们有一套风险评估机制,选择上非常严格。尤其像高通、联发科、HTC、沃达丰、美洲电信这样的打品牌,大部分达成合作都要好几年在持续交流,时间可以证明一切。每天都有很多合作者去跟它们讲故事,如果这个故事能讲一年、两年、三年,这大概就是真的,你就真的能成为他的合作伙伴。大公司不愿犯错误,所以坚持很重要。

一个中国公司请来欧美的高端人才,是很难的。比如在硅谷请一个好的BD我觉得要在25万美元以上,钱只是前提,你要能打动他,要有一个远大的梦想。要请就要请best of the best。你要赌一个人,就要赌一个最好的。互联网就是这样,要么做大要么就回家。我们在这五六年请来了很多顶尖人才,很多都是人的不断推荐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今年1月份网秦请了三星Galaxy之父欧马先生来联席CEO,拓展欧美的市场。Galaxy是唯一一款可以与苹果媲美的产品。

PingEast博客发起人骆轶航:

硅谷在变,硅谷的重心一直向北移动。20年前硅谷的重心南边一点,有思科、苹果等等,我们大部分知道。第一代中国人过去之后都住在这个地方,那个时代这就是硅谷的中心。2000年以后重心往北部迁移,出了Google和Facebook,这个地方聚集着全球最顶级的风险投资和天使。现在,重心继续北移到了旧金山。聚集了更多创业公司。这里更有生活氛围,跟真实的用户更有交互。旧金山现在的市长是一个华裔,在不断驱使旧金山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中心。大量的天使投资人都到旧金山去办公。

硅谷最明显的是文化的独特。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种的比例超过35%,因为大多数都是移民。无论是工作、读书还是创业,他们来自于全世界各地。50%的创业者是出生在海外,到美国去念书,工作再创业。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生在海外、受教育在海外、在海外工作,做了一个公司之后,定居到美国。创业者里最多的部分来自加拿大,再一个是德国人,第三个是日本,第四个就是巴西,巴西的twitter用户超过日本全球第二,第五个是俄罗斯,然后是印度人和东欧人。

硅谷为了扶持创业者不遗余力。最近有个事特别好玩,叫Blueseed,扶持国际创业者。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,但还没有在美国本土发展起来,或者资质不够,拿不到在美国的工作签证,怎么办呢?你可以先有一个短期签证、旅游签证,可以待180天,180天之后你在这个Blueseed的船上在海里待几天,之后可以回来再待180天。这样你就相当于拥有了长期签证。这个计划2013年会向全球创业者推广,当然它造福的主要是中国、巴西、印度、俄罗斯的创业者。

75%的日本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到了硅谷。大的例子是Gree,日本首屈一指的社交游戏加社交网络公司。现在出了旧金山机场的大幅广告就是Gree。另外一个小公司是做浏览器的,名字翻译过来叫野狼,它现在正在美国市场明说要死磕来自中国的海豚浏览器。东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么大,但并不能阻止日本人去美国开拓市场。

如果中国公司想去美国,这些机构是可以帮助到你们的。第一类是孵化器,inno Spring是清华科技园做的,500startups也会在每一届孵化一些公司出来。第二类是创投公司,金沙江、北极光,他们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喜欢看跟中国有关的项目。你通过这些VC能够找到当地的资源帮助你。第三类是协会,比如华源会、GWC、SVC等等,他们能帮助你进去,引荐你希望见的人,UC的俞永福去美国探路也是通过这些组织去拜访,但后面的事还是靠你自己。第四类就是所谓现在的主流媒体,美国的主流媒体不是报社、杂志,就是科技博客。真的不要小看他们,你不能想象排着长队的公司想被这些博客报道。

去硅谷,不要去苹果、谷歌、Facebook的办公室,你什么都看不到。要去拜访小公司,发现在硅谷经常有的各式聚会活动,自己主动寻找好玩的论坛。你把自己放下来,主动沟通和交流,你就发现你会融入这个圈子。私人拜访一些VC是比较好的,不要集体去。一对一、两对一,这样人家说的东西会多。在去那之前做好功课,提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。第一是体现你对别人的尊重,第二也是帮助别人判断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。再有是通过人互相介绍,通过一个人介绍另外一个人。效果也会不错。

如果你想去,第一你最好做一家中国背景的硅谷公司,而不是硅谷背景的中国公司。本身你公司的气质 是要硅谷的。海豚浏览器就做的不错。第二,不要自闭,要有自信,勇于去沟通。你把自己扔进去,不用管你的英文说得怎么样,你的英文说得比日本人、俄罗斯人 都要好,你跟大家去沟通,跟每一个潜在的投资人、合作伙伴去讲,我是谁,我做的事是什么,不会所有人对你感兴趣,但是你会找到一个人愿意跟你保持继续的沟 通,这个的机率还是蛮高。第三点,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。很多美国的创业者都是很擅长通过一个故事讲述自己的远景的,但大部分中国人不会这个。

不要妄自菲薄,不要总觉得中国什么都不好。其实在海外做的比较好的几个中国团队,他们在产品的体验、细节,包括用户反馈的相应速度上,比大部分硅谷公司做得好。再举一个反例,一个是Path,这家公司从零到一百万用户用了一年,从一百万到二百万用了三个月,之后从二百万到三百万又用了五个月。Path的相应速度不仅在中国慢在美国也慢,它的中文翻译大家都看不懂。

网易高级副总裁周枫提问:全球化产品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过于本土化,那么这跟产品类别有没有什么关系?

唐彬森:一款好的游戏基本上没有国界的。如果真的有差异一般是存在于文化差异。如果你搞一个三国 的游戏到欧美,难度就比较大。很多互联网产品包括社交网络和微博,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基本上人类之间的差异是很小的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产品在有些市场没 做起来,不是产品有问题,往往是没有合适的推广模式。做游戏,支付是不是到位了,服务到达率是不是到位了,翻译是不是本地化了,推广是不是到位了。

提问:中国市场跟国外市场如何取舍?

唐彬森:千万不要高估海外市场,也不要低估中国市场。PC这块,中国游戏市场已经占全球一半,欧洲最大的页游和客户端游戏发行商也只是畅游的规模。中国的购买力已经接近于美国,再过五年,中国这个市场是非常有想象力的。

刘勇:如果是现在初创公司,只要你有实力,一定要做中国市场。如果你觉得自己还需要现金,要养活自己,可以到海外市场去看看。

此文关键字:宝鸡网

在线项目合作

网迅科技结合创新的设计理念与专业技术,为客户制定从策划到创意再到技术的系列支持,帮助企业通过全新的媒体展示平台实现更多价值。如果您喜欢我们的项目,有兴趣合作?请您联系我们,以便我们能够为您提供可行的价值服务。